《中国证券报》就近期A股行情相关话题采访戊戌资产
- 发稿时间:2021-02-24 02:46:00
- 浏览次数:1864
2021年2月24日,《中国证券报》就A股短中期走向的展望相关话题采访了戊戌资产,报道原文名《公募私募基金火线研判!急跌后A股怎么走?》。
以下为观点分享,Enjoy~
牛年开局“先扬后抑”的A股市场,2月24日再遇“降档”。截至收盘,主要股指较春节前普遍已回调逾2%。
来自多家公私募基金最新策略显示,目前多数机构对于A股短中期走向的展望仍偏正面,此外也有少数机构对于A股后市整体持谨慎观点,建议当前投资者适当防御。
近几个交易日,“八二”行情的“跷跷板”效应持续显现,私募业内对于市场是否已经迎来风格切换的判断,依旧分歧巨大。
股指与白马股全线急挫
受欧美股市高位走软压力显现、港股市场消息面出现利空等多个因素叠加影响,A股今日意外出现急跌。在两市牛年开局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实现万亿成交的同时,两市多数主要股指全天跌逾2%。

在此之中,大市值白马股再次成为杀跌重灾区。截至收盘,两市56个行业板块中,酿酒、新能源汽车、医疗保健等板块跌幅居前。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赣锋锂业、宁德时代、比亚迪、通策医疗、爱尔眼科等多只基金重仓的大市值白马股,均在今天遭遇深度下挫。
在两市合计23只跌停的个股中,共计有8只为沪深300成分股、5只为中证500成分股,两者合计占比接近超过全市场跌停个股总数的六成。
风格切换分歧较大
“八二”行情的“跷跷板”效应持续显现的背景下,目前私募业内对于市场风格是否已经出现一轮持续性切换的看法,仍然分歧巨大。
国内某第三方机构今天最新公布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对于机构重仓的大市值白马股能否再次结构性走强、再现“二八”行情的问题,有57.14%的私募认为,目前大市值白马股的结构性走弱只是“中场休息”;而认为该板块结构性强势将会瓦解的私募比例,也达到了42.86%。
来源:私募排排网
私募机构戊戌资产总经理陈战伟表示,大市值白马股在过去几年享受了过高的溢价,高估值对流动性边际变化的敏感度极高,一旦市场赚钱效应减弱甚至消失,市场可能进入负反馈之中。虽然近期核心资产整体快速回调,但也不意味着相关结构性趋势行情已经结束,这些品种大多向下都有“底”、有价值。
戊戌观市
戊戌观市
牛年开市以来, A股市场整体个股普涨,大市值白马股整体疲弱。导致市场风格出现阶段性漂移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春节休市期间海外大宗商品大幅上涨带动了市场通胀预期,节后资金集中向顺周期板块和中小市值个股。
此外,近期美债收益率的急速上涨,直接引发高估值状态下资金的兑现需求。抱团股特别是行业龙头,在过去几年享受了过高的溢价,高估值对流动性边际变化的敏感度极高,一旦市场赚钱效应减弱甚至消失,市场可能进入“赎回-抛售-抱团瓦解”的负反馈中。而过去两年小票被打压得足够惨,补涨空间大。不过虽然近期核心资产整体调整,但也不能说抱团行情就结束了,毕竟这些品种都是向下有“底”有价值的。
当前在全市场选股上,尤其是在“二八”中的“八”类股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优质个股的筛选?我们建议可以从宏观流动性、企业盈利和性价比等方面综合考量,我们认为,2021年结构性行情还会延续,但市场的关键词不再围绕“赛道”、“估值”,而要注重“业绩”。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很多中小盘股的业绩会更强,因此建议关注行业景气度依然在,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大、竞争力强,业绩能持续稳定增长的优质公司。
当前主要看好的投资机会:美国释放万亿流动性带动经济复苏,引发全球央行放水,高景气行业需求增加,顺周期方向率先受益。策略上保持均衡配置,继续关注顺周期细分行业机会,筛选具备低位高成长性特质的个股,叠加年报业绩表现。当前金融板块正迎来估值修复,银行、保险等低估值水平行业具备稳定回报,可作为防御品种配置。另外,中长期看好5G换机潮下苹果产业链以及半导体领域深度国产化替代长期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