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能否王者归来?这些方向值得持续关注
- 发稿时间:2020-11-11 04:38:00
- 浏览次数:3443
11月9日周一,沪深两市早盘高开高走全天强势攀升,板块和个股迎来普涨行情,成交量大增,市场做多情绪高涨。
半导体板块领涨两市,涨跌靠前的还有科技类的通讯设备、IT设备、元器件、软件。
近两周A股市场半导体等科技股板块再度逞强,以海康威视、北方华创、长电科技等为代表的部分科技股,在股价表现上极为强势,并逐步逼近前期创出的历史高点。
随着拜登胜选宣言的发表,美国大选即将尘埃落定,市场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偏好开始上升。北向资金9日全天净买入196.99亿元,创下今年以来最大单日净买入额。
我们认为,拜登上台后,中美或有望再次回到国际规则框架之下的良性竞争。市场预期美国的科技封锁会放松,此前海外业务占比高,受打压或者制裁的企业和行业有望得到缓和。近日高通等美国企业已经申请恢复华为芯片供应,未来我国高端芯片紧缺的情况或得到缓解。
此外,在疫情对经济的打击下,半导体个股纷纷逆势交出亮眼财报,如长电科技净利润增长520%,北方华创营收增长40%、扣非净利润增长143%,这些数据客观的说明了行业确实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营业能力的快速扩张符合了市场给予的高预期,支撑住了个股的高估值。另外,在7月初达到高点后,整个行业均面临了一个30%左右较大幅度的回调,较好的消化了之前依赖于热度炒至过高的股价。
在回调过后,受益于政策支持,基本面的稳固,再加上美国大选等外部消息面的影响,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的重新爆发也就在预期之内了。
从投资应对方面来看,短期,拜登当选,利好落地,情绪快速释放,再去追涨,风险大于收益,如果之前没有先手的话,没有必要再去参与这一波的炒作。
拜登上台后,中美科技领域的博弈或将趋缓,至少来说不会更差。这点上我们可以从近期美股科技股大涨及中概股持续上涨窥见一斑。
北向资金若能持续流入,对于市场风险偏好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加上海外扰动因素基本已“靴子落地”,先前离场观望的资金有望沿着行业景气度轮动的路径重新进场。
中长期来看,中国要进步和自强,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是主旋律。十四五规划落地后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地位,在国产替代及产业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半导体等科技产业链迎来成长周期。
随着外部环境改善,需求增加带动业绩增长,以及政策大力鼓励支持等共同推动下,A股相关板块有望持续走出景气行情。
不过,从近两日A股板块表现来看,家电、白酒、食品、汽车等业绩增长相对更加确定的消费赛道品种继续领先。可见,A股市场投资者对待年末行情的态度显得更谨慎些,策略上建议采用“消费+科技”风格组合以应对。
需要注意的是,在成长股投资中,务必要重视产业趋势。产业趋势是长期变量,一旦发生,不容易短期发生改变。一旦产业趋势向上,就能抵消周期的波动,甚至在周期向上的时候获得戴维斯双击。关键是抓住产业趋势中业绩成长性最好的方向,重点投资景气度高的细分行业,选标的时重点看业绩,看基本面因素。
具体来看,一是军工科技方向,军工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发展军工科技是基础。
二是半导体方向,经过充分回调,半导体板块整体或重新进入布局时间。近几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半导体行业,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行业前景广阔。
三是,消费电子,外资大笔加仓抄底。由于年初疫情之下,耽搁了5G换机潮,消费电子产业链部分业绩预计于今年四季度、明年一季度兑现;此外,在苹果黑科技技术领衔下,有望带动相关技术及产业链的更新换代,叠加购物季利好刺激、“十四五”规划科技发展政策落地,板块有望迎接进一步的需求扩张。
最后,新能源方向也值得继续关注。近期在基本面与业绩共振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板块持续走强,成为市场的领涨主线,不过连续上涨后已经酝酿了震荡的风险,短期不宜追高。
中长期来看,拜登一直主张在联邦政府层面投资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其他前瞻性技术,并进一步限制排放。如果拜登的政策得以实施,锂电池电动车路线将在中美欧三国完全确定,有利于将锂电方案推向全球。而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期将再度提升。